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沟通方法和行为策略

[日期:2022-12-05] 作者:德育处1 次浏览 [字体: ]

家,是我们开始的地方。

孩子心理会随着成长而变化,但无论如何,请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关心和爱,让孩子知道,面临挑战时你会在他身边。我们梳理了孩子们各个时期,会呈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帮助家长们更好的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与孩子沟通。

第一部分:了解孩子从心开始

初中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点

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

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不愿让大人管,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新鲜感和紧张感的统一,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感到新鲜。但不久后,由于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加强养成教育,注意心理辅导自我意识的教育,情绪辅导,青春期教育。开展学法指导,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及时间分配等。还要注意不要放任不管不问,不要严管不解决问题。

从小学进入到中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飞跃,学生面临着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对于“新”的适应速度将会对初一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新年级的初一新生,对一切既陌生又好奇,心态比较放松。科目增多了,知识难度也比小学有了较大提高,已经不能再用小学或者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一定要及时调整,学习时间分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沟通方法

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教学的方法、生活的节奏都需要适应,适应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初一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成绩,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初一是打基础的年级,不仅要打好知识的基础,更要打好学习习惯的基础,重视“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尽快养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成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重要保证!

课程的难度是渐进的,所以通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都会觉得比较简单,初一不要追求“难度”和“进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剖析和应用,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在整个中学阶段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初中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此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自尊心增强。

沟通方法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需要正确引导。初二的学生进入到了青春期,比较逆反,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变少,对一味地说教非常抵制,所以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导和正确观念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轨道上发展。

初二都处于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初二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都很大,孩子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科内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阶段学习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层,需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前做准备,鼓励孩子提前预习,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初中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独立性获得较大发展,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同老师平等的讨论问题,喜欢自己自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初三学生的“成人感”更加明显,自尊心大大增强,他们比初一、初二的学生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尊重与理解。学习成绩相对稳定,初三学生心理发展迅速,开始趋向定型。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学习兴趣基本稳定,学习成绩亦开始相对稳定。

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学习强度的增加,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表达,并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另外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父母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沟通方法

需充分利用此阶段特点,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同时为中考做准备,与孩子一起了解当下学习情况和状态,设定目标,协商方法。

初三关键词“中考” 初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中考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不能对单独知识点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初三既有新课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孩子需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不放弃、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部分:关爱孩子从行开始  做孩子心理健康的观察者

“他原来都好好的,咋突然就不上学了呢?”

“她原来都很正常,咋突然就抑郁了呢?”

“这么点事儿,不就是矫情吗?怎么还成了心理问题?”

    要知道,孩子心理行为问题不会在一夜之间就突然出现的,在长年累月、慢慢发展起来的,这必然是有迹可循的。当孩子的学习、生活都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或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对父母的生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时,父母是往往才察觉到孩子的变化,意识到“我的孩子有了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虽说不像身体疾病一样,有较为显性的症状,但事实上掌握一些“关键信号”,非专业人士也能简单识别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的初步识别

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简单识别,又会有哪些信号呢?父母可以观察这周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并与前一周的情况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打分的方式来给每周孩子在上面几个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做个记录。

五个方面的变化

孩子的情绪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孩子的日常行为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孩子的同伴关系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孩子的学习状况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孩子的睡眠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如果发现孩子本周比上周有了明显的不好的变化,需要引起重点关注,建议父母主动找孩子聊聊Ta这周是否遇到了什么事情。想要具备识别这些信号的能力其实并不复杂,从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开始。

做孩子情绪稳定的守护者

当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往往用不同方式向外界发出求助信号。在孩子出现心理困扰时,父母作为重要他人,一般会先向父母求助,然后是老师,最后才是专业咨询机构的人员求助。如果父母能够及早注意到这些信号,并做出适当的反应,那么困扰就不会继续恶化。通常一些孩子会用激烈、具有破坏性的方式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反应,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发出求助信号时没有引起重视。

父母注意到了这些信号后,要做哪些事情才能更好地安抚到孩子的情绪呢?

陪伴和倾听

放下手中的事情,专注地倾听,陪伴孩子一同处理当下的情绪和问题。 不管你多忙,都请停下手中的活儿。坐到孩子的身边,耐心地听孩子讲述Ta所遇到的事情。这也是心理咨询中讲的积极倾听技术。不是试图打断或者驳斥Ta的讲述。其实,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听完孩子的心里话,可能孩子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停止指责

中国有一句话,叫“事出必有因”,心理学中也有一个表达相同意思的理论,叫理性行为理论。该理论讲的主要意思就是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理由。

当孩子向父母发出信号的时候,父母可以试着进行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另外,当孩子期望得到支持和理解的时候,如果父母的反应与他们的期望相反,会给他们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这种伤害甚至会超越所遇事件本身对其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