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YAML标记数据属性

[日期:2025-05-20]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立格实验学校  付秀军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册别

七年级

2课时

教材

川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课时

教材分析

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围绕数据的产生展开,涉及数字、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属性的概念,以及如何在Markdown中使用YAML格式记录数据。并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第一课时,重点应放在数字、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以及属性的意义。通过实践活动一(苹果属性气泡图)和探究活动一(分类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属性对分类的重要性。第二课时则侧重于在Markdown中添加YAML数据,需要结合实践活动三和探究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记录菜谱属性。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区分数字、数据和信息时可能会有混淆,或者在编写YAML数据时格式错误。需要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如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步骤演示,以及提供错误示例供学生纠错。

此外,需要确保课堂活动多样化,如小组讨论、游戏互动、实际操作等,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评价环节要具体,通过量化表或互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理解数据规范化记录的重要性。

计算思维:通过YAML语法掌握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法。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利用MarkdownYAML构建数字菜谱资源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YAML数据格式在Markdown中的应用。属性的实际应用。

难点:YAML数据格式的正确书写。如何根据事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属性值进行记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情境导入

 

提问: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字、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及属性的概念。提问“上节课我们如何用属性分类图标?如果要将全班菜谱汇总成资源库,需要记录哪些属性?”

 

回顾“菜式”“菜系”“味型”等属性,引出数据规范化记录需求。

环节二:
YAML语法解析

活动一:认识YAML格式

讲解Markdown文本中YAML数据格式的应用,包括YAML语句的书写规则、属性与属性值的定义等。

展示图2-1-4中的“排骨米粉.md”文件,作为YAML数据格式的示例。

 

 

强调规则:

---包裹YAML区域。

属性名后加英文冒号和空格。

 

预设问题:学生混淆中英文符号。

解决:对比错误示例(中文冒号)与正确示例,分组纠错练习。

 

 

 

 


活动二:记录美食属性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中自己介绍的美食,要求使用YAML数据格式在Markdown文件中记录美食的属性及属性值。教师可提供模板或示例供参考

 

预设问题及解决:学生可能不熟悉Markdown文本的编辑,教师可提供在线编辑器链接或安装相关软件供学生使用;学生可能难以确定属性的范围,教师可提示从味道、制作工艺、菜系等方面思考。

  

 

 

 

 

 

认真听讲,做笔记,理解YAML数据格式的应用。

 

 

 

 

 

 

 

 

 

 

 

 

 

 

 

 

 

 

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美食数据。

 

 

 

 

 

 

环节三:
拓展阅读

 

 

展示教材Page 36CSV、YAML、JSON示例,提问:“哪种格式更适合菜谱资源库?为什么?”

 

总结YAML优势:易读性强、适合结构化数据

小组讨论后填写对比表

 

环节四:总结与拓展

总结“数据规范化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强调符号规范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完善个人菜谱文件,添加至少5个属性,并提交至班级资源库。(作业评价:菜谱文件的属性丰富度与格式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