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核心素养的探究教学方式的思考

[日期:2024-02-29]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唐军

 

核心素养的课改导向就是实践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究教学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教学目标达成且正确率高,在当前广泛应用,采用那些方式的探究教学形式,是很多老师一直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探究教学的采用形式作一些简单分析和思考,由此展开探究教学。

关键词 探究问题;探究方式;时间

探究式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教学方式当前老师广泛采用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研究探究教学的“探究”方式。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身经历、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新课改指出:“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内容、方式和要求等,应根据不同模块的性质和任务有所不同。” “把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向多样化”。同时,调查显示,如果科学探究的难度不是很大时,60%上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的实际,可以把教学内容设置为以下形式问题,让学生来展开探究,

1)习题式问题:习题式教学问题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探究问题方式,直接对教学知识的设置问题,简明直观,是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探究问题方式,但是,学生的探究的程度不够深入具体,缺乏深切的体验、深入的思考。

  2)课题式问题:把教学内容设为课题式探究问题,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探究问题方式。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及梳理,形成对知识的课题化,系列化的问题。让学生自行研究,探究课题中问题,学生达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3)项目式问题。学以致用,老师把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实际形成有实际价值的项目研究问题。教师从整体上对于知识不仅要梳理—重组,而且对知识聚焦—整合,拓展—挖掘,设置为系列化,实用性,研究性的项目问题,形成主题体验类+课题研究类+项目创作类等形式的问题。项目式问题是设置探究问题形式高级形式,学生通过项目问题答成,真正实现了深度的学习,不仅聚焦知识核心,整体建构知识的概念理念,而且深度理解表层知识及学科本质问题,并实践参与。  

学生的探究过程要具体根据探究的是什么问题、各要素的价值(必要性)、各要素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等因素来决定,对不同学习内容及探究问题采取不同的科学探究方式。同时,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置适当的难度,使多数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一种“可望”“可及”的学习状态,可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际过程,我们往往发现,探究问题任务的难度在教学过程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应当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对不同学习内容采样不同的科学探究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探究的是什么问题、探究过程选择、问题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等因素来决定。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及学情,对探究教学中探究问题提出,采用探究形式及探究时间的多样化方面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一些探究教学形式的尝试:

1)启发诱思探究形式:信息课中以操作演示为主的内容非常多,教师可采用问题的启发引领的探究模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操作演示教学,它需要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探究,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如“探究电子表格excel中数的排序”时,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排序操作过程很简单,但有一些注意问题是大家要掌握的,因此提出问题——排序的范围与关健字。采用师生的操作与演示,故意引导出现因“排序的范围与关健字”引起的错误,如排序超出范围,让学生猜想与假设——老师启发怎样来选择正确的排序范围学生进行多次操作——排序范围的选择。分析与论证要选择的排序范围。

2)小组合作与交流探究形式:以学生分组操作为主要形式探究模式。新课改中强调了“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习者意识到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别,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发和补充,在不同观点交流和碰撞中,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反思,在各种合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和讨论中检验,综合各种观点,发展自己的见解。同时,合作小组可以是教师指点,也可以是自找伙伴合作学习交流。同时,合作交流建立在个体探索的基础之上。 我在讲授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特征,通过放映病毒的动画,学生以小组来探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特征,然后学生以小组展示危害与特征,在学生相互的展示和补充中,完善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特征。

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然后分组进行探究,最后集中评估交流。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往往不尽相同,通过小组间的评估交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如前面提到的“探究电子表格的计算”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提出问题——计算表格中学生的成绩?猜想与假设——教师点拨,分组讨论(各科总成绩,平均及班级科平均分),每个组进行分别针对的计算,评估、交流与合作——集中讨论。

3)逻辑推导探究形式。有些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或定义,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有步骤的逻辑推理,将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如:对计算机数的表示这一课中。提出问题——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原因及特征?猜想原因——电力的两种状态。问题:有那些状态,开和关,有没有第三种态?逻辑推导得到结论——电的两种状态用0和1来表式,方便快捷。进一步猜想——二进制的特征,得出采用二进制的便利。

4)自学自练为主的探究形式。信息技术课中有些理论知识或操作过程在教材中写得比较详细,学生也不难理解,对这部分内容可安排学生在课前自学或当堂研读,由学生自主探究,再互相交流,解决问题。如7年级计算机的特点应用这一课: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一些关于特点应用的问题,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学生自学教材,在分析教材,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回答问题

5)学生游戏表演的探究学习形式。众所周知,在探究教学过程,引入游戏,表演等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提升。当然布置组织游戏等内容环节是非常重要。在上计算机中数的表示这一课中,让学生更好理解二进制的数的特征,我们引入了一个猜数字游戏—给出一组字,相互猜大小的游戏,学生在猜数字的游戏中很好探究理解二进制数的特征

6)网络学习探究形式。当前,学生的对网络的认知程度非常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网络提供的知识,展开探究教学,同时,利用网络,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拓展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及深度帮助非常大。如我在教学计算机道德与计算机安全,采用网络化为自主探究教学学习,学生兴趣高,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对于计算机安全知识面相较书本得到极大拓展。

7)以综合实践科学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探究形式。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自主专题探究的一种好方法。这种探究模式通常应用在计算机学得与其他的学科合作整合上广泛采用。与前面几种探究方式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课题通常由学生自选或教师给出一些学习研究的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一般也不受课堂教学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进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可以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实地考察等等。如我校就进行综合活动实践课体现了多学科的知识整合。学校提出一级总课题,各个班级是一个二级子课题,学生分组自主选择三级子课题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相应的课题资料,针对课题进行探究分析,并制作一些PPT,展示研究结果。虽然受到种种限制,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学到不少东西。如果条件允许,研究性学习应该更深入地进行,这对课堂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有问才能探,而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设计问题时和学生探究时间必须要严格把握,否则课堂变成不完整,也无法保证知识连续和思维的连续,探究效果大打折扣,高效也无从谈起。因此设计问题不仅要思考知识基础更要全局把握,着重思考探究的时间把握。

总之,探究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充满乐趣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合适的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变得轻松。教学中,充分发掘探究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当探究任务的难度和学习兴趣等问题的不足,可以通过丰富的探究形式来弥补,所有的探究活动设计都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探究的课题,选材价廉易得;探究的内容渗透在各章节中;探究的形式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形成探究的习惯和兴趣为主,已经达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期刊《教育科学论坛》2003年增刊<建构主义终述>及<多元智力理论> 第一页

2、《探究性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靳玉乐

3、论文《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2007年 高志文

4、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教学  2018 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