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堆堆雪糕制作》
[日期:2023-09-13] |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三星堆雪糕的3D模型设计》
学生:2023届8班 胡恩培 蒲思琦 包丽可等 指导教师:宋云霞
本节设计课选自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制作文创作品》。在前面设计了文创作品的初步线稿后,本节课将会根据线稿来完成3D one软件建模的任务。
3D one软件是一款专为中小学开发的三维设计软件。它界面简洁,能快速建立三维模型,并可以实现本地保存。三星堆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瑰宝,设计三星堆文创作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八年级同学在接触了一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八年级八班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教师在充分展示学科魅力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
本堂设计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通过教师讲解及教学资料,掌握文创作品设计的基本流程。
学生熟练3D one软件中拔模、圆角、渲染、圆弧等工具的操作。
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引发学生思考创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抓住初中信息技术课标要求:学生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通过对三星堆文创作品的设计,学生在提高软件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世界考古奇迹之震撼。
本堂设计课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设置情景 激发兴趣
根据网红关键词句设计猜出今天课堂主题。
教师活动1:正式上课前,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关键词句提示猜出本节课的主题。①出道即顶流。②盲盒。③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提示,猜出今天的主角:三星堆。
教师活动2:为了吸引更多人对三星堆文化的兴趣,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作品,如:三星堆书签、水杯、三星堆盲盒,当然还有前段时间爆红网络的三星堆雪糕。教师演示三星堆雪糕的制作视频并提问,三星堆雪糕是如何制作的?
学生活动2:学生回答教师问题并思考,雪糕模型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探索未知
教师活动1:教师引出3D one软件,并开始设计脸型的操作步骤。
①打开3D one软件,新建“基本实体”命令-六面体工具(长160宽140高40)
学生活动1:学生上台操作并讲解,充当“小老师”角色。
教师活动2:②转为“上”视图,点击其上面方向,使头顶面向我们。
③选择“特征造型”命令-拔模工具,选中顶部开始拔模,角度为5。
学生活动2:学生上台操作并讲解,充当“小老师”角色。(如操作遇到困难,教师提示帮助)
教师活动3:④选中整个实体,“渲染”命令改变其颜色。
学生活动3:学生上台操作并讲解,充当“小老师”角色。
教师活动4:⑤修饰脸型边角,左右两边设计圆角,角度为5。
学生活动4:学生们根据演示,打开软件,利用教学资源,自主或两两合作完成脸型部分的设计活动。
(三)熟练工具,完善模型
教师活动1: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线稿,并简要评价,添加三星堆元素。
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观看并回答教师问题。教师活动2:教师演示“眼睛绘制”微课。概述眼睛部分绘制过程,草图绘制命令-圆弧工具的使用,选择“基本编辑”命令-“镜像”工具,完成两只眼睛的制作。再通过“直线”工具和“通过点绘制曲线”工具完善面部其他部位的设计。
学生活动2:学生根据教师演示,利用教学资源,自主或两两合作完成面部的设计活动。(四)拓展升华 合作创新
教师活动:眼睛的外面部分凹进去,里面部分凸出来的立体设计:选中整只眼睛,拉伸,外面一层用减运算,参数10,里面一层调整侧角,实现上窄下宽的内眼睑效果,侧角往里缩3个参数。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演示,利用教学资源,自主或两两合作完成面部立体部分的设计活动。
(五)展示作品 师生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将文件重命名为自己的名字并保存,提交给老师。
教师活动:教师收集本节课的学生作品,与之前完成的线稿做对比。学生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呢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呢?作品的优缺点在哪里?作品好,好在哪里?有欠缺或不足,可以怎样去完善?从以上几方面进行作品的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形成对知识的系统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