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器》教学设计

[日期:2014-05-19] 作者:物理组 次浏览 [字体: ]

教学目标

1、知道连通器中水面相平的原因。

2、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连通器的特点(重点)

2、船闸的工作原理(难点)

教具

多媒体教室有关设备、课件、茶壶(2个),连通器教具(2个),染成红色的水,《船闸》录像带,铁架台,酒精灯。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用录像播放《船闸》片段,提出问题:船要如何通过大坝呢?

   2、讲授新课

1)出示连通器的模型,引导学生说出"上端开口,下部相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那么连通器有什么特点呢?往注入红色的水,请学生观察各容器的水面有何特点。

提问:是不是一定水面就相平呢?出示另一带有橡皮管的模型,往其中注入不等高的水,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说出"当水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水面保持相平"。

那么,为什么连通器内水面是相平的呢?(利用幻灯进行分析。)

2)茶壶

出示图片,问两幅图中的茶壶有什么不同,用他们装水一样多吗?,

明白了连通器的特点,同学们就应该明白刚才的B壶装水反而少的原因了。原来,茶壶就是一个连通器,(利用课件分析茶壶的特点:下部相通,上端开口),那么壶嘴太低不行,太高又如何呢?(出示A、B两个茶壶,并用课件分析他们的不同点,操作,让学生观察看到的现象。

3)锅炉水位计

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锅炉水位计就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展示图片,分析原理。

提出问题,锅炉在烧水时,若水快烧干了,而师傅又不知道,这样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那么工作师傅是怎么知道炉内的水位呢?我们又不能将炉盖打开看,因为一方面看不清楚,另外蒸气会烫伤人。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来设计一个可以知道炉内水位的方案。

4)船闸

利用长江三峡丰富的水资源构筑拦河大坝,提高水位,用于发电及灌溉农田(展示图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构筑拦河大坝,提高水位,造成上下游水位相差极大,那么又如何保证船运的畅通呢?船闸就是利用小道理解决大问题的一个好例子。

播放视频及动画,说明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请一位同学复述船从上游驶入下游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请学生自己在课后思考若船从下游到上游,又该如何操作。

3、本节课小结。

4、板书设计

连通器

一、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水不流动时,各容器水面相平。

二、船闸

5、布置作业

上一条: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