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德智融合 创新育人范式

[日期:2023-05-30] 作者:物理组 次浏览 [字体: ]

————物理学科人格要素挖掘及教学实践研讨会

2023年518日,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物理组进行了学科课程育人实践研讨会。会议由阶段研究人员李静老师主持。

本次研讨会中心发言人是由多次担任健全人格典型课例的王春艳老师给大家分享健全人格典型课例从磨课到展示的过程,她以具体的赛课经历和健全人格培养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物理学科人格要素挖掘及教学实践经验。

首先她分享了参加赛课的一些收获。她认为,如果公开课设计流程比作塑造一个人的话,那么设计流程应该是:搭骨架-----添血肉-----描细节。搭骨架是最重要的环节,决定了一节课的高度。需要建立在熟读课标、深挖教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比如质量这一节课标中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为什么是知道,而不是了解,理解,解释呢?为什么是含义,而不是定义呢?为了精准理解这句话,她当时查过很多的资料,原来质量的定义早就发生了变化,所以“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只能是质量的概念,不是质量的定义。比如讲眼睛时,课表中明确提到“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具有保护视力的意识”。所以她本次上的《走进睛彩视界》,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让学生宣传护眼之策,呼吁同学们科学用眼,保护视力。关于教材,每一次上公开课,王春艳老师都会深挖教材,把教材反复读,每一句话,每一幅插图,包括课后发展空间都要读透,如果反复读教材,觉得捋不顺,还会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目的是理清教材编写的逻辑,搭建课堂框架。比如本次上《走进睛彩视界》,其实教材上有一个板块叫走向社会,提到:统计你班学生近视眼发病情况,查找有关资料,提出预防和矫正的措施.”所以《走进睛彩视界》这堂课就有了课前采访校医,了解我校学生近视情况,和采访县医院眼科医生了解医学上防控近视的方法,和学生拍摄宣传护眼的视频。关于掌握学情,王老师会在课前与学生交流,精准定位学情。比如讲《质量》时,关于托盘天平,学生在小学学习过,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她找了四个学生到实验室,每个学生发一架天平,让秤物体质量,从而确定她在课堂需要如何引导学生。比如本次《走进睛彩视界》,讲近视眼成因,在知道了近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变厚以后,王老师会追问:请问还有什么原因可以导致近视?王老师为什么敢这么问呢?不怕卡壳吗?是因为她知道眼科医生在给青少年配镜前,会测一系列数据,其中一定会测量眼轴,所以每次这个问题学生都能精准回答出来。比如OK镜,她私底下和同学们沟通,班上有人戴OK镜,同学们对OK镜的认识处在知道晚上戴,白天取,知道能延缓近视迅速增长,但不知道OK镜矫正近视的原理,不知道OK镜延缓近视快速增长的原理。所以才设计好OK镜怎么介绍,介绍到什么程度。本次《走进睛彩视界》最后的护眼短视频,取名“目浴阳光,睛彩瞳行”,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呢?阳光可以有效预防近视,而这一点学生是不知道的,所以取名目浴阳光,呼吁学生多让眼睛晒太阳。

有人说公开课是一场表演,而王春艳老师认为公开课是一种理想模型,花费了上课老师和团队无数心血,平常上课不可能像公开课那样精雕细琢,但我们平常的课堂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比如平常的课堂提问也可以更精准,少一些无效问题,多一些启发性问题。我们也可以学习公开课中的某个点,比如我们现在讲费力杠杆时,会将钓鱼竿带到课堂,就是从公开课中得到的启发。

接着她以本次参加课博会的具体课例分享了如何挖掘人格要素和进行教学实践。王春艳老师展示的是一堂八年级物理课:《守护“睛”彩“视”界》。本节课主要是从两方面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

1.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新增了一个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本节课采用跨学科实践的方式,如学生采访校医关于我校学生视力情况,并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如学生采访专业眼科医生得到医学上防控近视的方法;比如学生采访生物王老师并自制睫状肌模型;比如学生拍摄健康用眼的短视频;比如学生分小组解剖牛眼取出晶状体,并探究晶状体成像特点。这些环节都让物理学习跨出本学科,将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的精神,引导学生善于跟他人分享与合作;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青少年视力防控作出贡献,真正落实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过程中,为了渗透现象与规律的人格品质,王老师首先通过小游戏:让近视度数较高的同学摘下眼镜说出老师伸出几根手指,引导同学们关注近视眼特点,再引导学生用自制器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最后教师用自制器材进一步解释近视眼的光路特点。在这一系列实验探究中,让学生结合事物本身存在的现象,通过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及模拟实验找寻规律,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理性认知的科学思维以及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次上课,王老师深刻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在备课时,有意识的思考在这节课中可以渗透哪些健全人格要素:如引入环节,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培养师生感情,指导学生构建优良的人品;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哪些地方可以让学生的哪些方面的人格可以更健全;哪些地方可以通过师生共鸣,让学生潜移默化的领悟到健全人格要素,从而修正完善学生的人格与认知。

2.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充分被尊重,自己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注意课堂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起促进作用。同时还会注意课堂气氛、教学情景对学生的情感感染。

3.课要会及时的学情反馈,关注学生通过这节课或这段时间,学生的哪些人格更完善。

王春艳老师于2017年上成都市公开课《神奇的眼睛》,20185月参加双流区赛课《杠杆》,201811月参加成都市赛课《质量》,2019年参加四川省赛课《欧姆定律》,今年又在课博会上展示了跨学科实践课例《走进睛彩视界》。王春艳老师说,每一次上课都要经历了很多次磨课,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同时也让她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从而帮助她成长。

最后由健全人格理科组组长兼物理教研组长罗远洋老师就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物理学科课程育人评价策略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对课题组后期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