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历案》编用研讨会 ——聚焦核心素养,赋能课堂提质增效

[日期:2025-09-22] 作者:数学组 次浏览 [字体: ]

为落实“双减”政策,深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近日,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召开2025-2026年度上学期《数学学历案》编用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设计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学历案”展开深度探讨,三位备课组组长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创新策略,教研组督学邹献益老师总结提炼实施要点,为新学期数学教学的精准化、个性化提供有力支撑。

1. 目标设计“梯度化”,激发学习内驱力

初一备课组老师以《有理数的运算》单元为例,指出初中生抽象思维较弱,目标设计需“小步走、分层次”。她建议:“将单元目标拆解为‘基础目标(掌握运算法则)—进阶目标(灵活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挑战目标(设计运算游戏并解释规则)’,并通过‘星级任务卡’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层级。”张老师强调,梯度化目标能减少学困生的挫败感,同时为学优生提供拓展空间。

2. 情境创设“生活化”,破解理解难题

初二备课组老师针对《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中“模型抽象难”的问题,提出“真实问题驱动”策略。他分享了自编学历案案例:“以‘校园快递站收费规则’为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收集、图表绘制、方程建立的过程,自主归纳一次函数模型。”李老师指出,生活化情境能降低认知门槛,例如用“手机流量套餐选择”“家庭水电费计算”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函数学习“看得见、摸得着”。

image.png 

3. 作业设计“游戏化”,巩固知识趣味性

初三备课组老师结合中考复习需求,提出“闯关式作业”设计思路。她以《几何证明专题》为例,展示分层作业单:“基础关(补全证明步骤)、进阶关(一题多解竞赛)、挑战关(设计几何谜题并解答)。”王老师补充道:“可引入‘积分兑换’机制,学生用作业积分兑换‘免作业卡’‘课堂小老师’等奖励,让复习过程更具趣味性。”

image.png 

教研组督学邹献益老师在总结中强调,初中数学学历案编写需紧扣三个关键点:

1. 符合认知规律,降低学习坡度

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历案设计应“先具体后抽象”,例如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函数变化、通过拼图游戏理解全等三角形判定。

2. 强化过程参与,培养学习习惯

针对初中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任务设计需“短频快”,例如每课时设置2-3个“微任务”(如5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错题分析),并通过“学习打卡表”记录参与度,逐步养成专注学习的习惯。

3. 注重评价反馈,实现精准教学

利用学历案中的“课堂即时评价”(如举手表决、白板作答)和“课后反思日志”,收集学生思维障碍点。例如,针对“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高频错误,可设计专项变式练习,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image.png 

本次初中数学教研会聚焦学历案编用,教师提出梯度目标、生活情境、游戏作业等创新策略,领导强调符合认知、强化参与、精准评价。会议为初中学段教学提供实操路径,助力打造高效、趣味、素养导向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