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研组龙姿君老师受邀在双流区教育教学成果提炼专题培训会上作报告
[日期:2025-05-06] | 作者:生物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为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教学成果质量,做好2025年成都市教学成果奖申报准备工作,2025年4月30日上午,在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了双流区教育教学成果提炼专题培训会。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谭红、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易恩、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正高级教师龙姿君,获2024年双流区教育教学成果等级奖的38个项目的成果完成人及区域科研骨干教师代表共80余人参加。会议由易恩主任主持。
首先,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生物教师、国家教学成果奖和省政府教学成果奖获得者龙姿君老师从研究者、亲历者的视角作了题为《抓好五个环节 提升成果质量——以“从学科到广域:实践育人课程体系建构的中学样本”为例》的专题培训。龙老师结合学校20多年的实践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为案例,系统讲解了成果的形成和打磨历程;重点围绕成果申报“积累、梳理、思考、提炼、展示”五个环节阐述了成果提炼的操作策略。龙老师还特别强调在成果提炼时要树立五个意识、加强5维度提炼 、抓好四个类型展示,让成果“有得说”和“说得好”。
接着,易恩主任以《明确要求精心组织》为题进行了交流。首先通报了双流区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情况,本次评审共收到95项成果,经过资格审查、学术查重,最终有93项成果进入专家评审环节。专家评审历经盲评—文本评审—现场答辩—实地考察,各个评审环节有具体的评审方案,确保了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经教育局党组研究和公示,确定了38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9项,涵盖基础教育全学段,涉及课程改革、五育融合、“双减”实践等多个重点领域,这些成果彰显了双流教育人“研教融合、守正创新”的实践智慧。随后,易主任介绍了成都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的基本要求及新变化,重点对简述书、评审书的撰写进行了培训,对其中易忽视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
最后,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谭红进行了总结和指导。在讲话中,谭院长将专家们的评审意见进行了详细反馈,对成果的提炼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教育教学成果奖对双流区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精准发力,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增强成果表达的专业性、规范性、可读性。三是要强化数据支撑,注重对比验证、第三方评价等;四是要凝聚力量协同推进,以成果奖的申报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好成果提炼与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品牌打造的高度融合。谭院长希望各学校既要做脚踏实地的实践者,也要做且思且行的研究者,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态度,将“金点子”转化为“金果子”,共同书写双流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文章转自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 撰稿:陈翠莲 审稿:谭红 刘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