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变化
[日期:2023-04-12] |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变化
位置 |
21年12月印次教材 |
22年1月材料清样 |
第1课p4 |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 |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今山东地区 |
第3课p11 |
在唐朝前期的 100 多年中 |
唐朝前期 |
第3课p14 |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唐高宗时,唐朝联合回纥(hé)灭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
第4课p20 |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
第8课p39 |
,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
删除 |
- |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增加:不久,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
|
第10课p49 |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
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
第10课p49 |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局面 |
第12课p57 |
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
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
第12课p57 |
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
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
第13课p59 |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
我国在隋唐时期就有了雕版印刷术 |
第14课p67 |
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
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
第14课p68 |
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 |
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 |
第14课p69 |
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
如晋商、徽商等。 |
第15课p70 |
明成祖称帝后 |
明成祖时期 |
第16课p77 |
17 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 |
还传入日本和朝鲜 |
第17课p84 |
竟然有 20 年不上朝,不批奏疏 |
竟然长期不上朝 |
第17课p86 |
次年,改国号为清 |
次年,改国号为大清 |
第18课p90 |
康熙时,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 |
此.内.容.移.做.第.二.段.首 |
第18课p90 |
1713 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 |
1713 年,康熙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 |
备注:
1.第 1 课第 2 页【相关事实】删除“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2.第 1 课第 4 页【相关事实】修改标点,“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改为“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3.第 2 课第 7 页改图名,“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 年)”改为“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 年)”
4.第 3 课第 11 页改图名,“曲辕犁”改为“曲辕犁示意图”。
5.第 3 课第 13 页更换“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图片。
6.第 3 课第 14 页,增加脚注“①突厥,6 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于8 世纪中后期解体,在我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7.第 3 课第 15 页改图名,“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改为“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8.第 3 课第 15 页更换“唐蕃会盟碑”图片。
9.第 3 课第 18 页更换“敦煌莫高窟外景”图片。
10.第 4 课第 18 页改图名,“《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改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局部)”
11.第 4 课第 22 页,更换“东罗马金币”图片;改图名,“非洲黑人俑”改为“黑人俑”。
12.第 5 课第 26 页【课后活动】T2 更换。
13.第 6 课第 28 页【相关史事】中“黄龙袍”改为“黄袍”。
14.第 6 课第 29 页图示“中京”加脚注“①契丹先以上京为都城,后来在上京以南营建新都,
称中京。”
15.第 6 课第 32 页【课后活动】2 中,两处“文人”改为“文臣”。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变化
位置 |
22年1月印次教材 |
22年12月材料清样 |
第1课p5 |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
第2课p8 |
1950 年 10 月初 |
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1950 年 10 月初 |
第3课p13 |
同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
同年冬,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
二单元首p17 |
中国…… |
我国…… |
第6课p27 |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
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
第七课p34 |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国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
第8课p41 |
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第9课p43 |
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 |
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 |
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 |
我国又把长江三角洲 |
|
第9课p44 |
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
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
第10课p51 |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第10课p51 |
- |
新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022 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11课p55 |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
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 114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
|
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我国已成为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
|
第11课p57 |
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 |
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 |
- |
“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后另起一段,增加:2022 年,中共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行动指南。 |
|
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
第12课p61 |
- |
最后增加一段: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
第13课p65 |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 |
第13课p68 |
- |
最后增加新内容: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2003 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加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这些措施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向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
第14课p70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思想 |
党和政府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思想 |
|
第14课p71 |
- |
删除以下内容:1995 年 1 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
第14课p72 |
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2005 年, |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995 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背弃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两岸关系发展。2005 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同年 |
- |
P73 最后一段移至 P72:2008 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
|
第14课p73 |
- |
增加目题: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
在新加坡会面 |
在新加坡会晤 |
|
- |
删除以下内容:在会面中, |
|
这次会面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
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
|
- |
删除以下内容:日益密切的交往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
|
- |
最后增加以下内容: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绝多次在台湾周围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2022 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
|
第15课p80 |
2014 年 |
2013 年,习近平正式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2014 年 |
2016 年 |
我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2016 年 |
|
第17课p87 |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
|
第18课p92 |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
实现了太空行走。 |
实现了太空行走。2021 年 6 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
第 18 课p102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 |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 |
- |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增加一段内容: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研发投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 |
|
- |
最后增加一段内容: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
|
第19课p98 |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 |
第19课p99 |
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
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2008 年后,我国大力建设高速铁路,铁路运输实现质的飞跃。到2021 年底,我国高铁营业历程达 4 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
到 2020 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 16.1 万千米 |
到 2021 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 16.9万千米 |
|
第19课p100 |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
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
第19课p101 |
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 |
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 |
备注:
1.第 1 课第 4 页【相关史事】中“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改为“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第 6 课第 31 页【相关史事】中“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改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3.第 8 课第 41 页,【课后活动】删除原 T1,原 T2 变为 T1,修改 2000 年的数据,增加了 2021
年数据;增加 T2。
4.第 11 课第 55 页【相关史实】中删除“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
脱贫。”
5.第 11 课第 56 页更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图片。
6.第 11 课第 57 页,增加“2021 年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图片;增加【相关史事】“党和政府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 2020 年,……”。
7.第 11 课第 58 页【课后活动】T2,“搜集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改为“搜集新时代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8.第 13 课第 65 页【相关史事】第三段删除,第二段移至第 68 页。
9.第 15 课第 79 页【相关史事】删除“防空导弹、”。
10.第 16 课第 82 页【相关史事】中“1949 年 10 月 2 日”改为“1949 年 10 月”。
11.第 18 课第 93 页增加“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图片。
12.第 18 课第 95 页【课后活动】更滑了 T2 内容。
13.第 19 课第 98 页,“上海居民小区”图片更换为“河北雄安新区的居民小区”图片。
14.第 19 课第 98 页,增加【相关史事】“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
15.第 19 课第 99 页【材料研读】更换 2000 年数据,增加 2021 年数据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位置 |
21 年 12 月印次教材 |
22 年 12 月教材清样 |
第2课p8 |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第6课p24 |
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
欧洲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
第6课p25 |
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 |
起初,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 |
第14课p64 |
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
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
第15课p68 |
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第16课p76 |
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 |
苏联切断美、英、法占领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 |
第18课p85 |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
第18课p85 |
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 |
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主动放弃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 |
第20课p95 |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
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失控风险加剧,地区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引起世界性经济动荡。这些问题阻碍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各国共同面对和解决。 |
第21课p97 |
1999 年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当今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1999 年 |
第21课p97 |
占领伊拉克。 |
占领伊拉克。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又对利比亚、叙利亚等进行军事干涉,导致这些地区矛盾不断,长期动荡,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与此同时,北约也在持续扩张势力范围,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 |
第21课p100 |
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
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进入21 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 |
第21课p100 |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决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决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
备注:
1.第 4 课第 14 页“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图片中“美国培里舰队”箭头方向有变化。
2.第 5 课第 22 页【知识拓展】中删除“T 型汽车因使用 T 型发动机而得名。”
3.第 8 课第 37 页【相关史事】中“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改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4.第 11 课第 48 页删“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5.第 15 课第 71 页更换“苏军攻克柏林”图片。
6.第 15 课第 72 页,“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图片更换为“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图片。
7.第 17 课第 80 页更换“100 欧元纸币”图片。
8.第 18 课第 84 页更换“赫鲁晓夫(1894-1971)”图片。
9.第 18 课第 86 页更换【课后活动】。
10.第 19 课第 88 页【相关史事】中“周恩来临时发表了 18 分钟的演讲”改为“周恩来发表了 18 分钟的演讲”。
11.第六单元首第 91 页单元概述内容有改动。
12.第 20 课第 94 页改图名,“位于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厦”改为“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13.第 20 课第 96 页【知识拓展】中“联合国已经进行了数十次维和行动”改为“联合国已经进行了 70 多项维和行动”。
14.第 21 课第 97 页引言内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改为“国际社会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15.第 21 课第 97 页,“美军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图片更换为“被北约导弹炸毁的中国驻南大使馆”图片。
16.第 21 课第 98 页【相关史事】中“恐怖分子劫持 3 架飞机”改为“恐怖分子劫持 4 架飞机”;“恐怖分子劫持的第四架飞机”改为“第四架飞机”。
17.第 21 课第 100 页【材料研读】更换内容;【问题思考】更换内容;增加【相关史事】。
18.第 22 课第 102 页删除脚注“①互联网也称‘因特网’,名称来源于英文‘internet’。”
19.附录第 110 页,增加“2001 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2010 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内容。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2023年春季学期历史学科新版教材在语句表达和事实陈述上更加准确精炼,更加适应新修改的2022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国家“双减政策”,对于我们学好历史、认同历史更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