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24] | 作者:admin1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小学2016-2017学年度上期科研工作计划
陈萍
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一、科研工作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以课题为引领,与教研打通,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根本,发挥好教科研先导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教科研,有效推进课程建设工作,提炼科研成果,增强科研自信,提升科研品质,引领教师成长,塑造学校品牌,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追求,成为学校发展的支点,成为教育强校建设的“助推器”。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1.增强科研自信和自觉,通过思想引领和学习培训,更新科研观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2.抓实科研常规工作,以“务实、有效、高效、提升”为基点,针对我们的学生都是一年级的现状,积极寻求高质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拟开展幼小衔接中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和低年级孩子学习方式研究两个课题),创新研究方式,组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活动,提升科研品质。
3.在开展学校已确定的课题研究同时,倡导教师主动申报开发课题,主动承担课题研究的现场展示课。没有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级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向教科室申报小课题,并围绕小课题做好理论学习,开展研究活动,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实效化研究过程管理,尤其要做好主课题的成果总结提炼工作,形成成果,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自信与能力。
4.优化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借助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5.积极有效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推进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加强精品社团活动建设,开发积累相关资源。
6.每位教师至少每年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教学或科研论文,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及优秀教育成果评选;
每期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教育教学故事、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心得,青年教师每期至少撰写十篇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按时上交,不得重复上交或抄袭。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常规活动
扎实推进常规教科活动,作为教科室常态性的工作,需要有集中的主题进行统领,规避零散、随意的活动方式,使各项活动统筹有序地服务于学期科研的工作中,以提升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
1.主题阅读。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有精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开展青年读书社团活动,并将读书活动主题化,提升阅读者之间的双边交流。本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读名家专著,汲取名家教育的思想精华,并进行内化吸收。读书社团活动采用现场读书与网络读书相结合的方式,变化多种交流形式,以好书推荐共阅、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传阅等形式,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起来,为阅读行为与教学行为架起互通的桥梁,从而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2.专题沙龙。
沙龙作为青年教师的常规活动,在教科室的有序组织下,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及科研工作的重点,确定沙龙主题,通过现场沙龙及网络沙龙相结合的方式,灵活有效地进行运作。根据主题研究节及主课题研讨的需要,开展各类专题性的沙龙研讨,做到全员参与,思维碰撞。通过灵活多样的沙龙方式,实现老师对课堂教学本真的追求及课堂教学观的提炼与反思。
(二)课题研究
务实求效 开展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最重要的内容。学校、个人多个层级的课题,齐抓共管,发挥教科室的引领服务作用,关注研究策略与方法,注重实效,做好课题管理,确保课题研究在每个阶段都是扎扎实实。
1.针对我们的学生都是一年级的现状,积极寻求高质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拟开展幼小衔接中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和低年级孩子学习方式研究两个课题),创新研究方式,组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活动,提升科研品质。
2.在开展学校已确定的课题研究同时,倡导教师主动申报开发课题,主动承担课题研究的现场展示课。没有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级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向教科室申报小课题,并围绕小课题做好理论学习,开展研究活动,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实效化研究过程管理,尤其要做好主课题的成果总结提炼工作,形成成果,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自信与能力。
3.在积极开展学校课题研究的同时,积极承担或参与区级、市级乃至省级课题的研究。由校教科室牵头,关注各类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并对相关课题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教师注重研究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认真记载好课题研究手册,以确保课题研究实而有效。
(三)开展多层次赛课活,形成附小学科特色。
在本学期中,教科室拟将联合教务处开展多层次的赛课活动,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1、开展人人献课活动。要求人人参与,同学科组内教师必须相互听课,鼓励跨学科交流学习。2、做好双流区学科带头人赛课准备。在学校赛课中推选优秀教师参加双流区学科带头人评比,根据现有教师的情况,争取有2-3人评选为双流区学科带头人。3、争取其它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赛课。充分利用各级赛课活动,为优秀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同时在磨课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团队合力,逐渐形成附小学科特色。
四、具体安排
第一学月(9月份)
1.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2.研讨课题立项方向和课题;
3.初步制定科研考核制度,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责任意识;
4.成立科研活动组,并确定各组课题研究主持人;
6.召开各级课题主持人、研究成员会议,通报本年度课题研究的方向、课题研究运行情况;
7.明确各级课题研究的职责,制定各级课题研究的时间表。
第二学月(10月份)
2.主题阅读和专题沙龙;
3.召开各级课题主持人、研究成员会议,通报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运行情况。
第三学月(11月份)
1.组织每人一节优质课,教学设计评比,各科研组教师认真撰写论文;
3.和教导处一起,做好双流区学科带头人赛课活动;
4.召开各级课题主持人、研究成员会议,通报课题研究运行情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策略、实施细则等。
第四学月(12月份)
1.主题阅读和专题沙龙;
2.召开各级课题主持人、研究成员会议,通报课题研究运行情况,就实施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交流,完善实施细则;
3.各科研组教师认真撰写论文。
第五学月(2017年1月)
1.开展校级优秀论文评选和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
2.科研工作总结;
3.教师科研工作总结;
4.初步拟定春期科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