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28] | 作者:信息技术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路径,信息技术组江维维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人人献课 —— 小学六年级下册《3D 打印纸爱心钥匙扣》。课程巧妙融合科学、技术、艺术与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 3D 打印技术的魅力,收获知识与创意的双重成长。
课堂伊始,江维维老师以一段精彩的 3D 打印技术科普视频引入课题,生动展示了 3D 打印在生活、医疗、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瞬间点燃学生们的好奇心。随后,他通过实物展示和细致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 3D 打印纸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爱心钥匙扣的结构特点。“原来 3D 打印纸可以这样神奇地塑形!”“我好想快点试试!” 教室里不时传来学生们兴奋的讨论声。
在实践环节,江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先围绕爱心钥匙扣的设计展开热烈讨论,从尺寸大小到装饰元素,从功能用途到色彩搭配,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讨论结束后,学生们根据设计方案,利用 3D 打印纸进行折叠、粘贴、塑形。过程中,江老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耐心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有的小组为爱心钥匙扣添加了镂空花纹,有的小组设计了可拆卸的挂饰,还有的小组融入了班级特色元素。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一个个造型精美、充满创意的 3D 打印纸爱心钥匙扣诞生了。学生们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与收获。
参与听课的信息技术老师认为,江老师本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发挥创意的平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劳动实践能力。江维维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新颖有趣的课程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