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内页

记双流区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研究课活动

[日期:2019-05-17] 作者:admin1 次浏览 [字体: ]
 

019514日星期二,双流区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研究课活动在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如期举行。

为交流新课程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温情的五月,伴随着夏日轻盈的步伐,双流区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们齐聚双中实验校附小,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本次活动一共有三位老师为我们献课,第一位献课老师是来自双流实验小学的腾小玲老师,所执教班级为2年级4班,课题为《我是一张纸》。上课伊始,滕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观看了视频,随之提问:“纸宝宝有什么作用?”,根据孩子们的发言,滕老师相机总结:帮助学习、方便生活、陪伴玩耍、美化环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纸宝宝,但是我们的孩子却没有意识到。所以滕老师设计了“纸宝宝在哪儿”的活动,引导孩子知道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纸的不同作用。培养孩子们节约用纸的习惯,首先要引导孩子明白“纸从哪儿来?”,基于此,滕老师便出示动画视频介绍纸的形成。看完视频,孩子们对纸的了解更加直观,关于节约用纸也会有自己的看法。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纸能够多一分尊重,多一点爱护。

第二节为我们献课的老师是来自棠外附小的张俊老师,执教班级为2年级3班,课题为《学习有方法》。上课之初,张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填满屋子的光》的故事,请大家边听边想:富翁的哪个儿子最聪明?富翁会让哪个儿子继承自己的遗产?张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明确:把事情做好,需要找到好办法,学习也需要方法,今天就来探索“学习有方法”。接下来,张老师引导孩子玩“24点”的游戏,通过游戏,去真切地体验“学习有方法”。当孩子们有“学习有方法”这一意识以后,张老师继续设计游戏“谁是小侦探”请孩子们观察几张图片,猜猜谁会学得更好。通过一系列的游戏与活动,张老师再请孩子们总结学习方法,张老师告诉大家,在今后每一节课的学习中,要反复运用,反复练习,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还需要咬紧牙关坚持。

第三节课是由双中实验校附小的罗玲老师执教,执教班级为1年级7班,课题为《我不拖拉》。罗老师以“拖拉鸟”的故事作为导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也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地学习这堂课。随后便和孩子们角色扮演,罗老师扮演孩子,孩子们扮演父母,在“父母”与“孩子”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开始理解父母们平时的感受。接下来,罗老师设计了“读古诗”的游戏,第一次请孩子们读完一句便做一个与读诗无关的活动,第二次请孩子们专心地读古诗,通过两次活动用时长短的对比,结合孩子们的亲身体验,罗老师请孩子们自己分析,自己总结。罗老师的整堂课充分尊重了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一系列适合一年级孩子的游戏与活动,在此过程中唤起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勇于发言、积极研究的孩子,三位老师善于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珍视孩子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孩子的权利,值得与会老师学习与借鉴。

活动的最后,双流区研培中心的屈勇老师就今天的课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屈老师首先肯定了老师们的辛苦准备与付出。接着强调孩子们倾听与交流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孩子在课堂上专注的品质是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也肯定了罗老师两个“体验游戏”的巧妙性,用游戏代替问题,孩子们参与性更广,积极性更高。

屈老师提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该精心设计问题,科学组织活动。包括途径、视角、方向三个大的方面。首先是途径,包括现象背景、原因分析、结果推测、评价反思以及行动改进;其次是视角,包括自己视角与他人视角;再次是方向,比如我们可以从正面与反面两个角度进行提问。最后,屈老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课堂纲要如何撰写进行了指导,与会老师也更加明确今后教学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