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史料运用,加深历史解释

[日期:2022-11-24]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今年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历史学科的教材为《中外历史纲要》的上册。无论是从教材的编写顺序还是内容的编撰上以及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说,这本教材都和过去的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也要顺应这些变化和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注重史料的运用,加深历史解释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阐释。

就拿这本书的第九课的来说吧,它的教学内容是《北宋的政治和军事》。相对于其他课来说,本课的历史概念和名词要多一些,家国情怀和时空观上的内容则少一些,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注重史料的运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解释以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具体的过程如下:

在讲到宋太祖为何加强中央集权时,我引用了“陈桥兵变”与“黄袍加身”两段史料以及利用课文上《雪夜访普图》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去探讨历史。

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宋史·太祖本纪》

(赵)普日:“……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社会动荡不安,就连宋太祖本人也是通过武力夺权的方式掌握了政权。因此,通过对这些史料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不难分析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论从宋太祖个人的需求来说还是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说,都必须要彻底扭转五代十国以来“天子,唯兵强马壮者是耳”的乱世局面,只有这样北宋王朝的统治才能稳固,而人民才能得到真正的休养生息。这是历史的需求,也是人民的需求,学生理解了这些以后,那么宋太祖所采取的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散机构权力”和“崇文抑武”等措施的真是目的才能够有效的掌握住,无论是理解和运用起来都不会迷茫,从而加深了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历史概念的认识。

另外呢,教学过程也不能总是按部就班,有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推动教学,我们也可以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整合,以便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在本课的第二部分,教材提到了北宋的边防压力巨大,影响了统治稳定这部分内容在第一个章节里其实早有体现。“崇文抑武”和分割军权等措施,早就埋下了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隐患,我们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直接分析到位,不必等到下一个知识点。还比如,在讲到北宋在地方设置知州的同事,还设置了四监司和通判,分割和监督知州的权力,这样看起来是通过分权达到了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但是我们也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去关注:官僚机构如此复杂和庞大会引发什么问题?然后通过史料的导入,使学生能够理解官僚机构的重叠,必然会影响行政效率,而且还会增加更多的开支。这是北宋“二积”、“三冗”出现的根本原因,也是后文中王安石变法开展的背景。如:

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哲宗正史职官志》

是的,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整合课文教学内容,设置相关史料,我们既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当前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历史事件背后的联系,加深对后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效果要更好些。

还有呢,通常我们在制作课件时都会利用课外史料,会上网查阅相关的历史事件加以补充,可是往往会出现难度过大或者与学生的认知过远,学生在看后就会忘记,难以理解和掌握。那么这个时候就地挖掘教材资源也是一个明智之举,这样的话可以方便学生在课下复习时可以再次阅读,学习,理解。比如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我就充分利用学思之窗里面有关变法缺陷的两段文字史料,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问题:

如:今介甫为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通过以上的解读,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王安石的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不仅仅损害了官僚地主阶层的利益,而且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急于求成,所以难免遭到失败。学生据此可以认识到,无论什么样的变法改革,只有在维护百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有所实现的可能;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急于求成是,想在短时间内达到效果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这不仅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了王安石变法,加深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知,还可以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生是非常成功的。

    总之,在高中历史的设计与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史料的合理选择和运用,加之对课文内容的科学设计,我们可以使得学生较为轻松的掌握历史事件的内在本质,加深其对历史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的目的,这个方法是可以值得去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