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课程:基于专业阅读的历史课程理解(转载)

[日期:2022-05-07]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疫情·课程:基于专业阅读的历史课程理解
湖 南 长 沙 市 雅 礼 中 学(410007) 胡军哲
湖南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410208) 张 智
[摘 要]在人类历史上,疾病以超乎想象的力量影响了社会生活。文章通过有关“疫情”的著作,钩沉了历史上的重大疾疫及
其影响。了解疫病史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的中学历史教材突出了对“疫情”的记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疫情”为视
角理解历史课程内容,以“疫情”为主题拓宽历史课程视野,以“疫情”为内容设计历史试题。通过以上途径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历史
课程内容及其教育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疫情;课程;历史;阅读;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4-0001-05
在人类历史上,疾病以超乎想象的力量影响了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病原微生物用难以置信的方式干
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疾病的侵袭下,诸多生命痛
苦消失,很多城市沦为空巷,不少历史因而改写。2020
年春,一场突然降临并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令世界震
惊。作为历史教师,专业特性和教育使命让我们对疫
情有着特殊的思考。寒假期间,我们通过阅读有关“疫
情”的著作,钩沉了历史上的重大疾疫与抗疫斗争,大
大加深了对历史课程内容及其教育意义的理解。
一、疫情
“知道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
1]27,是高中历
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疫者,民皆病也。”古人常把各种具有传染性的病菌
和病毒,统称为“瘟疫”。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
已经知道“瘟疫”起源于微生物,“很多传染病与家畜
(禽)的传染病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2]43。这些不经意
间从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却始终与人类文明进程相
伴,其影响甚至比战争还要大。回顾人类文明史,很
多传染病改变了人类历史。下面仅举几例加以说明。
)瘟疫与雅典战败
根据西方史料,最早一次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大型
传染病是公元前 430—前 427 年发生在雅典的瘟疫。
为了争夺希腊的霸权,公元前 431 年,古希腊最大的
两个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爆发了战争,史称“伯罗
奔尼撒战争”(公元前 431—前 404 年)。战争爆发的
第二年,雅典城邦暴发瘟疫,并且大约持续 3 年之久。
病症来势凶猛,病人发热,极度口渴,舌头和喉咙充血,
身体皮肤的颜色红中泛灰,最后长出脓疱溃烂[
3]。这
场瘟疫至少导致1/3到2/3的雅典人死亡,包括雅典著
名的将军伯利克里也因此而死。雅典损失了大量的军
队和优秀的统帅,权力真空的出现导致统治集团内部
争权夺利,影响了战争的决策。公元前404年,雅典战
败,有称霸整个希腊半岛雄心的雅典因此衰落[
4]
7-8。
(二
瘟疫与罗马帝国覆灭
幅员辽阔的罗马暴发过多次瘟疫,影响最大的
是 165—180 年的“安敦尼瘟疫”和 251—266 年的瘟
疫。当时的著名医生盖伦把“安敦尼瘟疫”归为肺化
肿,感染者皮肤上起点点并伴有热病和吐血(虽然这
场瘟疫一般被认为是天花,但是不大能确定其为现
代的何种疾病)。“安敦尼瘟疫”至少肆虐了 15 年,传
播至整个帝国,受感染的地区可能会有多达1/4到1/3
的人口死于此病,甚至罗马皇帝马可·奥略留也染病
死亡。251—266 年,一场规模相当于“安敦尼瘟疫”
的新一轮瘟疫再次袭击了罗马。据载,罗马城一天内
的死亡人口高达 5000 人。这些瘟疫影响遍及城乡,
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城市,大批农田被废弃,而随意
的迁移又导致瘟疫再次暴发。瘟疫造成了巨大的人
口损失,削弱了地中海腹地的财富,帝国在外来进攻
面前变得十分脆弱。从235年开始,国内的混乱和蛮
族入侵在罗马疆域内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帝国在西部
的 构 架 崩 溃 了 ,只 能 在 人 口 较 多 的 东 部 苟 延 残
喘[
5]95-96。
三)“
黑死病
”与欧洲灾难
“黑死病”是现代历史学家 1348—1361年间对肆
12020
·
12
中学教学参考 上旬
名师论坛
虐亚洲部分地区、中东、北非和欧洲的鼠疫的称呼。患
者先会出现淋巴结溃烂,而后引起肺部病变,到了后期
整个人因为缺氧而变黑,到死亡时整个人多会呈黑色,
故而得名“黑死病”。黑死病的流行给欧洲带来了深重
的苦难,街道上常常空无一人,大片的城镇乡村陷入荒
芜。欧洲沉浸在可怕的寂静之中,医生和神父都束手
无策。1347—1350年间,黑死病的一次暴发使欧洲人
口减少了1/4,1350—1400年,欧洲的人均寿命从原本
就已很短的30岁缩短至20岁[
6]。
四)
菌与印第安人口减少
根据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的科普著作《枪炮、
病菌和钢铁》中的记载,在新航路开辟前,印第安人的
人数在 2000 万左右,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
个世纪里,印第安人口减少了 95%,主要杀手之一是
来自旧大陆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
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
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
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不仅如此,紧随其后的
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肺结核和黄
热病。1837 年,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
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
7]。
五)
西班牙流感与
一战
结束
1918年,一种新型流感(西班牙流感)诞生于美国
堪萨斯州,并蔓延至该州一处大型军事基地,随军队派
驻而扩展至欧洲,后来又席卷了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亚洲和非洲,甚至波及太平洋上与世隔绝的岛屿,发展
到了全球范围[
8]112。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
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但到了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
造成大约
5000万至1亿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8亿
人)
9]526。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
染病,其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当时
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与宏大的政治、军事史比较起来,疾病史是安静甚
至寂寞的。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们扮演着自
己独特的角色,偶尔以瘟疫的姿态出现,横扫无数城市、
影响几代王朝;它们时常潜伏在历史的变化里,在科技
进步、国家治理等大事件里充当不可察觉的“幕后黑
手”。我们认为,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课程内容。
二、课程
一)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
“疫情
不容否认,疫情史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探寻
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的重
要社会功能。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
能。”
[10]
1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疫情”的叙述如下:
“曹(操)军远到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
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以致刚一交战,曹军便遭
失利,撤到江北。”
[11]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
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
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
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
70 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开创
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12]
“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
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
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其匮乏。……千千万万的黑人
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在阴暗、狭窄、
恶臭的船舱里死于瘟疫……”
[13]
“《十日谈》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 10 名佛罗伦萨
男女青年,为逃避城内瘟疫暂居乡间,在乡间的10天
里每天讲故事消磨时光,共讲了100个故事。”
[14]
“19 世纪 40 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
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
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
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
。’”
[15]25
“城市环境与家庭卫生条件的改善
——随着排污
管道的建设,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景象也越来越
少。”
[16
]27
1918
—1919 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
多万印度人民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激化。”
[17]52
“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
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
[18]81
“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质量
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
和健康状况难以得到迅速改善。”
[19]105
通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中学历史教材勾勒了
一幅色彩斑斓的“疫情”画卷,画卷中既有中外历史上
的重大疫病及其影响,也有抗疫斗争中的中医药学成
就,还有疫情推动下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历史教
材为“疫情”这一课程内容打开了众多学习之窗,用心
的师生可以凭窗眺望到多彩的风景。
二)
疫情”
为视角理解历史课程内容
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时,我们往往习惯于从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入手,却很少
考虑其他方面,如从疫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下面举
两例加以说明。
[例1]黑死病对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影响
近代欧洲社会的转型是高中历史课程中一个难以
理解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推动因素就是黑死病的暴发。
22020·
12
上旬
中学教学参考
名师论坛
有学者研究指出:“黑死病的暴发提升为西欧经济制度发
生转变的巨大动力,而且将其提升为整个西欧社会转型
的巨大推动力,似乎在黑死病的冲击和人口减少的情况
下,蔓延长达数世纪的庄园制度、农奴制度、自给自足的
经济制度都迅速瓦解和崩溃了,以土地为中心的贵族等
级制度、封建秩序也无法维持了,医学从抽象的理论走向
了实践,教会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政府的管理方式被迫改
变了,教育和学术也开始转向。”
[20] 具体表现如下:
表1
领域
政治
经济
思想
医学
主要表现
社会结构发生改变。“造成了一个庞大的暴发户阶
层,还为许多人敞开了就业的大门。僧侣变成了
商人,先前的手艺人变成了雇主和承包人,农业劳
动者变成了乡绅。”[21] 新兴市民阶级作为一支独立
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在英国的伯雷
市,黑死病暴发前修道院控制该城政治和经济生
活的方方面面,该城的市民精英拥有少许的法治
自治权,到了15世纪晚期,该城完全脱离了修道院
的控制[22]。教皇的权力受到明显的削弱,并最终
失去了在经济和文化上原有的领导地位。社会各
阶层有了新的体验和权利,旧有的束缚得以解除,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成为可能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黑死病暴发后人口短
,土地价格下降,劳动力价格上升
。尤其是在西
欧,人口减少迫使地主降低租金。黑死病暴发后紧
缺的资源得到释放,随着人口减少以及对粮食需求
量的降低,土地改作他用,而不是用来种植谷物,
可以转向畜牧或植木,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发展[23]
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疫后城市的文明程度
提高
;物资供应十分充裕,
物价降低
,很多人的生
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畜牧业的兴盛极大地推动了
毛织业的发展;在佛罗伦萨,毛织业同医药业、皮
毛业、银行业等是构成整个城市经济的命脉,它推
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经历黑死病的冲击
,社会的法律秩序和信仰约束
都大大松弛了
,社会进入了某种无秩序的状态
。更
重要的是,这场瘟疫给人们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黑死病造成大量教士死亡,导致许多不够资格,
甚至根本不适合当教士的人也被招纳进教士队
伍,这种局面造成教会纪律松弛和信仰薄弱,这些
仓促杂凑起来的队伍已经不可能成为精神的引路
人[24]。天主教会的权威再不如从前,甚至开始出
现了与之公开对抗的现象,一个典型代表是英国
的威克里夫提出宗教民族化、反对出售赎罪券等
主张,成为后世宗教改革的重要思想来源[25]38。像
古希腊瘟疫后的情况一样,重视现世生活的思想
开始抬头,薄伽丘《十日谈》就是描绘了瘟疫影响
下的教会的堕落和人们思想的变化,人文主义思
想开始逐渐传播开来
出现了最早的公共卫生办法——隔离和检疫手
段,并逐渐形成制度。近代医疗体系开始建立,医
药学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医院的作用开始更新,公
共卫生和健康观念开始发展
[例2]霍乱等疾病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促进
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
要问题。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
人口迁入城市,房屋杂乱无章,取水水源仍然是以河
流为主。人员的集中使得处理废弃物的难度随之增
加,大量的工厂污水、生活垃圾甚至是粪便都直接排
放到河流,人们又从河流取水。“到1830年,英格兰的
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有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26]125,而霍乱是一种通过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染的疾
疫。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发展又加快了疾疫的传播,
霍乱在19世纪初传播至世界各地。在人们掌握其病
因和传播途径之前,英国就开始了管控公共卫生防范
疾疫的努力,最早的防范对象就是霍乱[27]。
1842年,英国发布了一篇名为《对英国劳动人口
卫生状况调查报告》的文章。1847年,利物浦通过了
卫生法案,任命了市政工程师、垃圾监管、卫生医务官。
英国还开始建立管道供水和下水道系统,1848年英国
通过全国性的“公共卫生法案”,成立了卫生总会,授权
总会可以下令清扫垃圾、打扫街道、给房屋消毒并设立
隔离医院[28]133-134。改善水污染、提高卫生条件、解决街
道拥挤成为卫生总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不再单
纯是个人的生活习惯。1866年,一个类似的组织在美
国纽约建立起来。虽然霍乱致病菌在 1883年才被发
现,但是通过采取较为科学的防控措施,霍乱的传播得
到遏制
霍乱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地削弱了
[29]224-
225
在英国之后
,欧美其他国家也陆续建立了公共卫
生系统
人们发现疾疫的传播不
受国界限制
急需建
立国际标准和国际组织来协调抗击疾疫的流行。
1909年,巴黎建立了国际公共卫生医疗机构,检测疾
疫的发病情况并指导欧洲各国建立统一的卫生和检
疫标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联建立了卫生处讨论
疾疫的全球发病情况,洛克菲勒基金会积极参与疾疫
防控。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医学科学和公共
卫生管理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影响真正全球化
[30]233-234。
)以
疫情”
为主题拓宽历史课程视野
新冠疫情的出现,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
我的关系被放大,生命、伦理、道德、信仰等被深刻关
注。这些内容,赋予了学校教育更多的课程内涵。生
命至上、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命运与共等应
该成为各科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现代教育理论认
为,课程不仅是课程研制的产物,而且是一个动态生成
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
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作’课程的过程。”
[31] 因此,我们
为学生提供了以下问题以利于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1.查阅相关著作,整理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瘟疫
及抗疫斗争的故事,并进行讲述。
32020
·
12
中学教学参考 上旬
2. 查找资料,以“大病大医”为题,写一篇有关中
医药学发展的历史传记。
3. 查找资料,以“近代中西医之争”为题,写一篇
有关近代中国抗疫斗争的历史小论文。
4.查阅资料,以“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为
题,编一课历史教材。
5.你有亲人参加过抗疫斗争吗?如有,请对他作
一个采访。搜寻、整理在2003年“非典”、2020年新冠
肺炎中抗疫英雄的图片和感人事迹,制作一个可供播
放的课件(PPT、Flash格式均可)。
6.查阅相关著作,整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瘟疫及
抗疫斗争的故事,并进行讲述。
7. 查找资料,以“疫情与世界科技进步”为主题,
动手做一份历史手抄报(可多人完成)。
8. 参考相关资料,以“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经
济”为主题,尝试为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写一篇播
报稿。
9. 以“新冠疫情与全球化”为主题,策划、组织一
次历史辩论赛。
10.查阅相关著作,选取历史上的某一传染病,为
某高校自主招生设计一组综合测试题(题型不限,符
合学理,至少涵盖四门学科知识)。
这些问题凝聚起来,就是一门很好的校本课程。
教师的眼界就是学生的眼界,教师的胸怀就是学生的
胸怀。疫情下的教育告诉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思辨探究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更具
长远价值。教师只有学会择高而处,打开课程视野,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的教育目标。
(四
)以
“疫情
为内容设计历史试题
教学中,要通过历史课程内容培育学生的学科素
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
怀),设计可供检测的试题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基于
前面的阅读与理解,我们设计了以下试题:
1.公元前 430年,雅典暴发了瘟疫,死了很多人。
修昔底德描述这一时期的雅典人:“对神的畏惧和人为
的法律对他们已经失去了约束力。对神,他们认为敬
不敬神都一样,因为他们看到所有人都会同样死去。
对人为的法律,没有人会预料到能够活到为犯的罪受
审判时。”修昔底德意在强调(
A.智者学派的主张受人们欢迎
B.雅典的民主制度已经瓦解
C.人文主义思想在雅典产生
D.灾难导致人们的精神崩溃
答案:
D。
2.14世纪,黑死病在英国流行,遭受疫情袭击的地
区劳力短缺、土地荒芜,未受影响的地区劳力过剩、土
地短缺。未受打击地区的富余劳力发现可以在遭受打
击的地区获得工钱和土地,大多数地主也发现出钱来
雇劳工更为方便,也可以把土地租出去,需要服劳役的
雇工或者农奴转变为租地的农户。到16世纪英国成
为一个租地农场主的国家。这一转变表明英国(
A.封建农奴制度瓦解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C.积极对外殖民扩张
D.国家推动农业恢复
答案:
B。
3“. 1847 年英国《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任何
作为公共供水水源的河流、水库、供水系统的管道及
其他部分,禁止污染饮用供水,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
没有供水防污措施的单位切断供水。1848年英国通
过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明确规定了中央卫生委员
会的相关事宜以及地方卫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包括
地方卫生委员会的构成、权限和工作机制等各方面内
容。”这主要反映了英国(
A.开始注重保护环境与防治环境污染
B.在公共卫生领域由放任转为国家干预
C.地方政府的职权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D.政府部门的机构逐渐膨胀起来
答案:
B。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侨家庭,1905
年实授剑桥医学博士学位。1910年肺鼠疫在东三省
大流行,清政府委派伍连德赴哈尔滨调查瘟疫、组织
防控。伍连德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解剖疫死者尸体,建
立实验室,发现鼠疫病原菌,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
区、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使这场震惊中
外的瘟疫很快就被控制。1911年沈阳召开中国近代
史上首次国际科学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伍连德
当选为大会主席。1912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常设防疫
机构宣告成立,伍连德任总办兼总医官。1915年伍连
德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医学会书记,受命创办《中华医
学杂志》。在伍连德等人的书面报告推动下,1930年
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正式成立,伍连德任处长兼上海
海港检疫所所长,从外国人手中收回海港检疫权。伍
连德一生著述颇丰,其中《肺鼠疫论述》和《中国医史》
(与王吉民合著)是两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学著作。
——摘编自马学博《伍连德年谱新编》
1)根据材料,概括伍连德在医学上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伍连德取得
上述历史贡献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贡献:成功扑灭东北肺鼠疫,在肺鼠疫的防治
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中国检疫主权的收回,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