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广度、深度与关联度(转载于学科网)

[日期:2021-03-29]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凸显学生史鉴观念的培育?笔者(周刘波)认为,学生史鉴观念的培育离不开“以引发学生的内在价值,并形成其健康的价值观为目的”的深度教学。深度教学能引起学生在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改变,使学生在智力、情感、审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全面成长。在历史学科领域,凸显学生史鉴观念培育的深度教学,主要聚焦在历史教学的知识广度、思想深度与教学内容关联度的教学对策之上。 

  一、拓宽历史教学的知识广度

  学生的史鉴观念具有强烈的依存性,往往是特定的历史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产物。离开历史知识去谈历史的借鉴功能,几乎不具有可理解性。可见,历史教学的知识广度,其实是为学生理解历史提供多元化的渠道,为知识的意义建构创造具有广阔性和可能性的基础。因而,历史教学不等同于“教教材”,其教学内容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从教的角度看,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拓宽历史教学的知识边界,引导学生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历史。我们要认识到,增加学生历史知识的广度,才能为学生丰富知识结构和提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被迫开展的一场改革运动,但是改革的效果却事与愿违,并没有挽救清王朝的命运。我们在讲授清末新政的历史教训时,可以从下列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

  角度一:改革决策层的问题

  清廷缺乏一个具有近代改革观念、改革智慧和强有力的决策层。一方面,最高决策者慈禧太后缺乏对世界大势的正确认识,她的权力欲望及保守、固执,使其长期动摇于保守与开明之间;摄政王载沣则生性懦弱,才能平庸,缺乏改革的魄力。另一方面,清朝中央政府的大臣群体唯唯诺诺,政绩平平。晚晴重臣李鸿章、刘坤一去世,对新政未能有所作为。

  角度二:改革的时机问题

  清廷不能掌握改革的主动权,而是处处被动,犹豫不决,屡失时机。经过甲午战败、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打击,清廷才被迫拉开清末新政序幕。人们纷纷质疑改革的诚意,立宪派领袖张謇就曾质问慈禧太后改革是真是假?预备立宪的骗局暴露,清廷终于未能完成政治转型。

  角度三:改革的力量涣散

  新政之初,多数大臣对于改革阳奉阴违。新政实施中,各级官吏甚至试图借着改革之机买官鬻爵,谋取私利。预备立宪时,官制改革之事不仅遭到地方督抚的反对,而且还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新政的实际效果与目的相背离,也使得立宪派、传统士绅、底层百姓等对改革大失所望,加强了各阶层对清廷的离心。

  角度四:地方的落实不够

  清末新政为加强中央集权,逐步收回地方督抚手中的外交权、军事权、财政权、司法权,引起了他们对中央的不满。地方督抚调动频繁、地方财政困难等,都使得清末新政在各省进展不一,成效并不理想。

  上述四个角度分析清末新政的历史教训,拓宽了该教学内容的知识边界,有利于学生从历史的广度和整体意义上去理解清末新政的历史本质和借鉴意义。学生从“改革决策层”“改革的时机”“改革的力量”“地方的落实”等维度全面审视这场改革的教训,有利于他们掌握一些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也有利于他们理解这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改革的历史经验,从而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借鉴作用。

  由此可见,拓宽历史教学的知识广度,不仅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为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汲取其历史教训提供了充分基础。

  二、挖掘历史教学的思想深度

  学生史鉴观念的培育与历史教学内容所表达的内在思想紧密相关。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发展思辨性思维是培育学生史鉴观念的关键所在。学生如果缺乏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不能多角度的深度认识与解决历史问题,他们的历史思维深度就难以达到目标要求。因此,历史学习不能停留于知识表层的学习,而是要由浅入深把握历史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层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例如,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曲折历程,留给人们太多的历史教训。2018年全国卷历史试题第42题就是从一个近代企业——汉阳铁厂的发展案例出发,要求考生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回首历史,洋务运动中以汉阳铁厂为代表的工业化尝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教训。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性企业,也是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产物。煤铁矿还在勘查之中,汉阳铁厂却已经开建,而且煤质问题一直是汉阳铁厂的困扰。在工厂管理方面,官僚的长官意志取代了科学决策,一帮闲职人员“终日酣嬉”,无所事事。以至于汉阳铁厂开办不久,“亏折甚巨”,大量举债,张之洞也被折腾得“焦灼万端”。盛宣怀接手后,该厂进入“官督商办”新阶段。但是“官督商办”的问题在于“本集自商,利散于官”,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盛宣怀为解决资金问题,在日本制铁所的诱惑下,以大冶铁矿得道湾矿山及矿局的全部财产作抵押,向日本兴业银行借款,最终使大冶铁矿主权丧失。回望历史,汉阳铁厂官商不分、经营自主权缺乏、官僚主义严重等弊病,加之决策缺乏科学性、内部管理混乱、腐败盛行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未能及时革除弊病以求得应有发展,最终无法摆脱悲剧。

  我们应引导学生从汉阳铁厂的案例中提炼历史启示,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从社会性质、体制局限、管理弊端等角度予以深度思考。近代企业发展成与败、得与失的探索就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化艰苦跋涉的足迹。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做一揣测,即以开放、探究、论证式的试题方式引导考生从材料中感悟其蕴含的现代化启示。解答此题,学生实际上完成了一场与命题者的深度对话,实现了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与深刻反思。从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看,命题者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教育,引导他们深度思考和探究历史,以汲取历史教训,不重蹈历史覆辙。这种深度的立意既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

  反思此题的解答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此题的思维含量。基于这样的试题考查观审视中学历史教和学,我们就应该摒弃“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机械式重复训练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从教的角度而言,教师应挖掘历史教学的思想深度,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反思型教学,推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以培育他们的史鉴观念。

  三、重视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学习

  学生史鉴观念的培育还是一种基于知识关联度理解的深度学习。增强教学内容的关联度,把握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和不同历史知识之间联系,才能掌握历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才能真正理解“历史是指导行动的镜鉴”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表对历史事件的看法,重视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学习。对历史知识关联度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和史鉴观念的培育。

  在复习《工业文明的曙光——资本主义的兴起时代(15-18世纪)》这一内容时,一位老师设置了这样的课堂习题:

  【思考题】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政治上: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典力学。请从上述考点中任选两、三个知识点,并构建它们之间的联系。

  【学生答案】

  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典力学、启蒙运动

  联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意识层面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封建教会、神学统治思想,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和革新的社会氛围,人文精神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使自然科学不断发展,让人们可以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事物,符合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要求,推动了启蒙运动的诞生。

  综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上述思考题从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出发,体现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学习,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深度推进。以学生做答示例可以看出,这位学生领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典力学体系和启蒙运动的内涵,掌握了上述历史事件的联系,认识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道题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是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的。这种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所隐含的特有意蕴、思维方式和逻辑依存状况,从而转“知”成“智”,形成史鉴观念。

  综上,追溯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应着重挖掘历史课程中具有史鉴价值的内容,启迪学生探究和分析历史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进而提升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依托史实,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将历史学科的史鉴意识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笔者(周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