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学情资源在初中历史文化课堂中的开发与运用

[日期:2018-09-21]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一直是教学中难以把握的“教困点”。为更好地突破这一教学瓶颈,我们组织了全市青年老师微课赛课活动,课题选定为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教材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中的第一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一位老师所展示的教学环节,让人眼前一亮。他以开发与运用学情资源为着力点,让课堂变得生动、开放、理性、高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智者之门。

教学片段实录:

一、课堂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焦点访谈”、“鲁豫有约”这类电视节目吗?

学生:看过,我还知道有“对话”、“杨澜访谈录”这两个节目(一生抢答)。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身临北宋,谋划一部有关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小小专题片——“史家访谈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一子目“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了解司马光其人其书(板书“史家访谈录”)。

二、活动流程

访谈准备:关注课文中的大小字内容、各类图片、文中注释以及“想一想”等栏目。

角色选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记者与司马光。

访谈实况:

小记者:大家好,酝酿已久的“史家访谈录”与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先生,大家掌声欢迎。

司马光:很高兴在“史家访谈录”里与大家见面(作行礼状)。

小记者:我想请问一下诸位,你们都知道司马光先生哪些脍炙人口的故事?

其他学生:砸缸、警枕的故事(学生依据教材的小字部分兴趣盎然地讲述)。

小记者:司马光先生,请问您当初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何在呢?

司马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小记者:能讲得直白一点吗?

司马光:也是列举分析前代的得失,为今后国家的治理提供借鉴。

小记者:谢谢,请您扼要介绍一下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好吗?

司马光:这部书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到五代的历史,全面展现了这段时间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历史史实。

(此时小记者面色尴尬,似乎提不出问题了。)

教师:是不是可以从其它角度如体例特点、人物情感等方面继续采访呢?

(小记者再次阅读教材,沉思片刻,面露喜色。)

小记者:司马光先生,请问这部著作在体例上有何独特之处?

司马光: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事确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

小记者:什么是“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扼要地说,“编年体”是以时间为顺序记述史事,“通史”是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社会各方面史实的史书,与专门记述某一朝代的断代史不同。

小记者:您为这本书的编撰付出了多长的时间?您成功的最大体会是什么?

司马光:前后共十九年,我觉得能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据、细致、坚持。

小记者:非常感谢司马光先生为我们介绍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同时也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成功与喜悦,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想与司马光先生交流呢?

(学生默然片刻,一学生举手)

一学生:请问司马光先生,《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史学双璧”,两者有何不同之处?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及时,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

生1:首先是成书时间不同。《史记》写于西汉,《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年间;其次,体例不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资治通鉴》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教师追问:你知道纪传体与编年体这两种体例的史书主要区别在哪里?

生2: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主线记述相关的历史事件;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主线来记述历史事件或人物。

教师:这位同学们的回答简明扼要,大家再想想,两部著作还有什么区别吗?

生3 :它们所记载历史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史记》记述了从黄帝一直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而《资治通鉴》则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教师:两者共同记述的是哪一段历史?

生4:从战国到汉武帝时代。

教师:同学们,客观地分析,《史记》乃一家之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资治通鉴》,成书严谨,史出有据;从文学价值来说,《史记》更具有可读性,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资治通鉴》所彰显的严谨叙事的精神让人叹为观止,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称它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巧妙展现教材内容)。

上述教学环节,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十分高涨,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个性与能力也得到充分展现。这样生动而高效的课堂,与对学情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合理运用密切相关。学情资源从来源上一般可分为浅表性资源、潜力性资源与链接性资源。[]这例微课中,三类资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一、创设情境,充分展现浅表性资源

浅表性资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或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及兴趣爱好等。布鲁纳的认知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更富活力的简约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因而教师的作用更多的应表现为一种思想的引领、方法的指导。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表现,偏重于直观思维,喜欢在阅读的基础上以活动方式来接受新知识。基于这样的学情,在本目微课教学中,教师以现有的教材为载体,大胆放手,将设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展现学生的浅表性资源。这类资源的充分展现首先是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已具备的学习能力,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有的放矢地从教材的导入框、文字介绍、所列图片、文中注释等多个方面来获得信息,为即将开始的课堂活动注入了“活水”;其次还表现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习方式,围绕学习目标,以小记者身份就《资治通鉴》的编撰目的、时间跨度、史书内容等进行多角度的采访,学生在对这部史书上有了较为全面认识的同时,还增强了依据文本提炼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再次,活动中的“司马光砸缸”与“警枕”这两个历史故事是由学生自己来讲述的,司马光机智而勤奋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变得具象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史书的热情,这种引领的效果是任何强制性阅读无法比拟的。

二、多维引领,深入挖掘潜力性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挖掘而生长出的资源属于潜力性资源。这类资源往往表现为对教学目标中的重点或难点的探究,也包括学习过程或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这例微课教学中,当小记者采访过几个问题后,思维似乎“卡壳”了,这种现象发生在七年级学生身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此时教师对潜力性资源的发掘就显得及时而关键。为此,这位老师一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适时启发,引导学生从《资治通鉴》体例特点、编撰过程等角度来思考,帮助学生冲破了思维的局限,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二是拓展思维的深度,也就是对浅表性资源的再加工,再挖掘。片段中教师对“编年体与纪传体”、“通史与断代史”的体例特点的追问最具代表性;三是转换思维的角度,也就是不局限于事物本身来认识历史,而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物。片段中教师从创作感受的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就超越了作品本身,司马光先生的专注、细致、坚持的优秀品质一定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影响他们的行动。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成的资源是师生心智活动的产物,生动鲜活而又充满灵性,它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教者应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对潜力性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重组。[]

三、立足实际,合理利用链接性资源

链接性资源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合作、比较、延伸、整合等方法而形成的资源。它可以是学生已掌握内容的链接,也包括来源于教师与学生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的课外资源,是群体性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例微课,对链接性资源的合理运用显得非常自然。首先是教师趣味盎然的导入设计,由电视过渡到课堂,由阅读教材切换到人物模仿,“史家访谈录”悄然走来,让人充满期待;其次是当学生提出“‘史学双璧’有何不同”这一问题时,教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审时度势,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抛给学生,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通过对两部史书在体例、起迄时间、内容交叉等方面的比较,学生零散的知识得以系统化,这一环节是对已有知识的再补充,再完善、再认识,课堂显得张弛有度,立体丰满;其三是教师资源的有效链接,学生的心理年龄决定了他们对史书与人物的认识更多是感性的,此时教师对两部史学著作的点评,既不越位也不失位,巧妙地将教材中清代史学家对《资治通鉴》的评价融入了课堂,填补了学生阅读与思维的盲点,历史课堂变得更富有开放性和弹性,也是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体现的方式之一。

新课改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教师具备学情意识,以“学的活动”为起点设计、组织和评价课堂教学。学情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不只是初中历史文化课堂中的“专利”,它对其它的教学内容同样具有普适性。同时,三类学情资源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因果,相互补充的,对浅表性资源的充分展现成为潜力性资源开发的前提,潜力性资源的挖掘也为链接性资源的运用创造了条件,同时潜力性资源与链接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又丰富了浅表性资源的内涵。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好这三类资源,学生的兴趣点会越来越多,知识面会不断拓宽,历史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与深刻性也会得到加强。学情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也迫使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始终扮演着“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针对不同的学习进程,大胆放手,适时引导点拨,实现对学情资源的辨别、选择、挖掘、加工、整合,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以此彰显课堂教学的主体性、针对性与高效性,继而实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