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方法指导之化学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

[日期:2015-05-22] 作者:化学组 次浏览 [字体: ]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或能否提出好的问题标志着他的学习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善于观察和思考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许多学生对问题视而不见,无法发现问题。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不会提出(发现)问题也就不能主动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水平低下。

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下面介绍中学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课本中提到: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的反应是否一定为化学变化?问题。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装固体物质,容器的口总是向上的,而老师在做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时,盛装固体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其管口却是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什么?

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只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其性质是否一样?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氢气必须早通迟撤,而酒精灯加热却要迟到早撤,这是为什么?能否调换顺序?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用途)。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如,学习中有谈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或由。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元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来探求(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推到事物的。如进行氧气用途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何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

方法七: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

化学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化学性质

微粒

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上面介绍七种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途径,掌握这些途径,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以上途径,经常问一问、想一想,努力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