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因探秘,解码生命——立格实验学校高中生物组荣获双流区第三届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大赛第三名
[日期:2025-04-25] | 作者:生物组高中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5年4月8日,成都市双流区第三届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大赛在棠湖外国语学校举行。我校高中生物教研组以《基因的本质和表达》为课题参赛,凭借扎实的课标解读、深入的教材分析、创新的教学设计及精彩的现场展示,荣获大赛第三名。其中,教材分析部分凭借其深度和系统性获得专家评委的高度赞扬,展现了团队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能力。
课标引领,聚焦核心素养
第一部分由陈雪老师负责“课标解读”。陈雪老师从“整体认识、内容解读、学业质量”三个维度展开,系统分析了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及“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新课标要求,她详细阐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素养目标在本单元中的具体体现,并梳理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和模型构建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规律,为教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石。
教材为纲,凸显育人价值
第二部分由阳媛媛老师进行"教材分析",这一部分成为全场亮点,获得专家特别肯定。她以"素养指引、学理逻辑、育人价值"为主线,深度挖掘教材创新应用:
科学史与认知逻辑融合:通过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等经典实验,再现科学家探索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功能-信息"的生物学认知体系;
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创新性应用教材资源,设计"遗传信息如何突破核孔障碍?""RNA为何适合作为信使?"等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推理;
深度挖掘教材创新应用:创造性开发教材中的"DNA鉴定""表观遗传"等案例资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形成"核心概念-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评委组专家特别指出:"该团队对教材的创新应用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更通过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创新设计,重走科学探究之路
第三部分由陈雪老师展示“教学设计”。以《DNA的结构》为例,该教学设计中创设“烈士遗骸归国DNA鉴定”的真实情境,通过“资料分析—模型构建—总结特性”的任务链,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学生小组合作,利用脱氧核苷酸模型材料逐步构建DNA双链,并基于富兰克林衍射数据等科学证据修正模型,最终归纳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此外,还设计了“基因表达”模拟活动,通过动画演示和卡纸模型将抽象的转录过程可视化,深化学生对中心法则的理解。
此次备赛过程中,参赛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明确方向、研究教材重构逻辑、研讨学情优化活动展现了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此次获奖是新的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改革道路上不断探索,让每一节生物课都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精彩课堂。